Thursday, April 5, 2012

北京的路口


在北京的街口,我遇见了他。
初到北京,已近夏天了,但空气还未转变。
从地坛、圆明园等地方回到酒店的路口。
看见一个年轻的男生在路边的一辆三轮车上忙着翻转“麻辣烫”。
我到了北洼路就下站,
想要尝一尝中国年轻人喜欢的“麻辣烫”,
就向那位年轻的老板点了个粉丝还有大白菜 ,还拿了几串金针菇和水饺。
两三个星期下来,就跟年轻的老板混熟了。
他的全名是刘战军,但是他喜欢向人介绍自己的名字叫刘军,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名字太过霸气。


他是北漂一族,但是他的外形不像是中国人。反而像是韩国人多一些。
他的皮肤很白,有着一双单眼皮的眼睛,笑起来总是特别腼腆。
这就是我在北京逗留一个月认识的“刘军”。


在北京,我的晚餐几乎都是站在路边解决的。但我却特别喜欢也期待我的晚餐时间。因为我们又可以到“麻辣烫”的档口,跟我们在北京的朋友聊天。虽说去北京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但我认识的中国朋友就只有他一个。在那个半个小时至一个小时里面,我们什么都聊,他会告诉我他对时下社会的意见。而我就不断地向他介绍马来西亚的风光,希望有天他可以来马来西亚旅游。顺带我们可以再见面、再聊天。


在临离开北京的前几晚,我因为无聊就到酒店那里附近走走,一个人走到路的尽头,然后折返。最后,我在麻辣烫档口前面停下了,看着他一个人将麻辣烫的汤料倒掉,然后等客人吃完再将所有的盘收齐。我走到他后面的杂货店掏出4元买了两罐“王老吉”凉茶,把一罐放在他的赚钱的三轮车上,然后对他说:“我请你喝。”


在北京的而最后一晚,我跟同行的同学一在晚上十一点多时,陪他收档。我没有什么可以给他做纪念的,因此我把我在文化课里学的中国结送给他。希望可以让他记得我们的相遇,相识的过程。隔天早上,在早餐的时间,同学们窃窃私语的说外面有人找我,我出来一看是他,他憔悴的模样,下巴布满了须根,我知道他整晚没睡,因为他身上的衣服是前晚的。他手里抱着一只粉红大熊,说是给我告别的礼物。我拒绝,你却依旧将它往我怀里推。我收下了,我也把它从中国带到我马来西亚北部的家里。想对他说:“谢谢你,不管是什么方面,谢谢你让我认识你。”




后来我回国以后,我们聊天的次数越来越少了。因为我开始忙课业,忙玩乐,再加上我在家里不能够随时随地的上网。导致经常他找我时我不在线上,我回复时他已经不在线上了。


希望,我们会记得我们相约的时间。我不会再爽约了~~~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